如何打造创业公司的企业文化
前段时间,阿里内网流出一篇痛斥阿里企业文化的文章,一时间刷爆全网。文章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指出了阿里的很多问题,包括996、361、领导PUA、以及阿里的福报文化与组织问题,并写道:“马云就是不想员工舒服,觉得员工舒服了公司就会不行。总是希望员工过得苦,体会自己当年创业的苦。”
长久以来,阿里的几乎是了互联网公司建立企业文化的标杆,他们的很多价值观及企业文化在互联网从业者眼中都是企业文化的金标准。不过,从这篇内部员工流出的文章来看,阿里的员工似乎对自己的公司文化产生了怀疑。
从我过往的经历和身边朋友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没有弄清楚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它该怎么建立,又朝哪个方向发展。奇怪的是几乎所有企业的老板都坚信企业文化是必须要建立的东西,在业务不忙的时候、感觉员工工作动力不足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搞内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似乎是解决一切企业内部问题的灵丹妙药。
都说小公司没有企业文化,老板自己的行为处事风格就是所在公司的企业文化。我个人并不赞同这个说法,这样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就有些片面了。我所理解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行做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对待客户及员工的态度、团队协作的效能等表现。这些绝不是老板一个人仅靠自己行为方式改变就能决定的事情。
那什么是创业公司该有的企业文化呢?借这篇文章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公司只招成年人。公司没有时间和一个思想幼稚、任性冲动的员工打交道。很多企业都会花时间教育员工不撒谎、不迟到早对、不可无故请教等基础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面前都不是问题,是一个成年人心智成熟的标志之一。这个准则也是奈飞公司的最重要的文化准则之一。
第二,注重员工成长。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员工成长和企业成长绑定在一起,让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企业也因为拥有能力更强的员工而走的更远。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里奥在《原则》这本书讲成长是痛苦的,没有感受到痛苦是不会成长的。当然成长痛苦的底线是坚决不能以牺牲个人健康、家庭关系为前提,不然成长就没有意义,就会变成企业对员工的单向压榨。我想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会懂得如何做出平衡,企业会淘汰掉追求安逸的员工,员工也会在必要时用脚投票。
第三,坚守事实。很多公司有拿数据说话的传统,相信数据就是事实。从过往的经历来看,数据很容易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他们会用一些统计手段来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及工作成绩。数据确实不错,却不能过分依赖数据,决策以数据为参考,而不是完全有数据来驱动。
第四,好聚好散。中国人讲究和谐,好聚好散应该作为企业的文化之一。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企业和员工最终都是闹得不欢而散,其中原因也林林总总,不尽相同。这一点,我比较认可领英创始人在《联盟》一书中的做法。应该把公司类比成NBA联盟里面的球队,每个球员都是在为自己的荣誉打球,也是为球队打球。每年都会看到有的球员为了总冠军戒指,而不惜放弃千万年薪。这些球员在离开时大多数都不会抱怨球队,更多的是后悔自己不够努力。
企业文化是从企业运行过程中生长出来的,所以文化的建立与变革是演进式的。正如大自然的进化一样,有些文化不具备适应性,就必须重新尝试,强推的文化注定是扎不了根的。对企业文化的放任是一种不负管理责任的表现,用心去体会,去建立属于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
本文作者:潘德成
发布时间:2021-09-24 10:12:58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2109/145.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