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式攻击
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的朋友因该对电影里面的饱和式救援应该有印象,主角一行人只是数以万计救援队的一支.按电影里的数据,5000台发动机共运送了7万6千个火石,派出了40万2千6百人,最后联合政府公告感谢全球150多万救援人员的奋斗,假设5000座熄火的发动机,平均每个发动机都有300多人去启动。面对地球灭亡的饱和式救援是不计一切代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进行的救援。
借用一下电影里面饱和式救援的概念,我认为创业就是一场饱和式攻击.创业公司必须心无旁骛,压上所有资源和力量,在一个点上站稳脚跟,让公司步入稳步增长阶段.对创业者的一个警醒,你要知道你和对手的差距,有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所以必须拼尽。
华为是一家令国人感到骄傲的公司,它的发展之路充满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创业者应该多看看华为的成长史,学习一下他们的经验教训.华为基本上是在一个大众熟知的竞争领域,长期的精耕细作,用华为的话来讲叫“深淘沙、低作堰”,在关键领域长期持续投入,不管是金融危机也好,还是公司收益效率下降也好,咬定青山不放松,培育核心竞争力.
1996年,华为只是一个通讯设备的小代理商,华为赚到的第一桶金是代理费,有八千万,这是华为当时所有的钱。大家都建议在深圳买一块地,多元化发展。如果当时这个建议通过了,华为就可能变成一个房地产公司了。但是任正非做了一个决策,就是把这8000万都用在产品研发上:华为只有卖自己的产品,才能让华为开始转型。这个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选择。
2001年的时候,任正非决定开拓海外市场,把华为最优秀的人才都派到海外去了,反复验证,不断地尝试,直到把这个国家的市场完全打开。为了海外市场这个战略,华为放弃了很多东西。举个例子,当时UT斯达康搞小灵通,日本公司问华为做不做。那时候,华为的客户关系都是现成的,如果做了,至少能有稳定的回报,但华为还是没做,因为这不是华为当时的战略重心。
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确定了最核心的战略方向,就要把所有的精兵强将和资源都调上去,饱和攻击,聚焦在一个点上,先在这一点上取得突破。把所有的资源和注意力,都投到与战略相关的突破上,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本文作者:潘德成
发布时间:2021-09-22 11:36:13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2109/142.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