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成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如何正确地提意见和接受意见

发布于2021-09-20 07:21:49

开会讨论事情是日常工作中特别高频的活动之一。讨论事情就是大家在一起交流意见和想法,最终取得一致行动共识的过程。这时候,掌握提意见和接受意见的正确姿势非常重要,搞不好的话,一场会议就会演变成办公室内部的政治斗争的导火索。

有关提意见和接受意见这两方面,我说说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有不准确的地方,请各位看官予以斧正。

提意见

基于相应的背景信息,在深入思考之后,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提意见的基本要求。提意见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要了解背景信息,第二要深入思考。如果没有做到这两点,那么就不会提出什么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背景信息,首先要听取提案人的方案,充分了解提案人的真实意图,所面临的困难之后再深入思考自己对于方案的意见和意见。这里最忌讳的就是,一上来就否定提案人的方案,进而否定提案人的能力。所以,提案人没有充分表达完自己想法和思路之前,最好先不要提意见。

只有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之上,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不唯上、不附和、不讨好,能讲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才能给出有价值的意见和信息。

瑞·达里奥在《原则》这本书中介绍过一个可信度加权的决策工具,避免提意见的人提出一些天马行空、不负责任的意见。这个决策工具可以倒逼提意见人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可信度加权就是对那些能力更强的决策者的观点赋予更大的权重,给予更多的重视。这种决策机制,相比于单纯的少数服从多数成功率会高。一个项目执行方案是否要落地执行,如果要投票决定的话,做过研究且有相关经验的人投票权,相比于没有经验也没做过市场调研的人要高才科学。

接受意见

不能否定别人的意见。同前面的要求一样,对于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首先要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对方基于什么样的判断和背景信息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要让对方充分表达完,最好再用自己的语言跟对方确认一下,确保自己理解到位,没有曲解对方的意思。

如果依仗自己的权力和经验,上来就否定对方的意见,这么做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你后面很难再听到别人真实的意见和建议了。没有人会在持续被否定的情况下,还能深入思考不断提出有价值的信息。团队很容易就会进入极权状态,很难再听到任何有价值的真实信息了。

不能把别人的意见理解成对自己的否定。对于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要玻璃心。认为别人是跟自己过不去,才会提出这么尖锐的意见。

接受意见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收。对于目标达成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充分理解对方意见基础上给出解决方法,推动方案落地。无论是提出意见还是接受意见,首要目的还是要取得意见的一致,达成共识。

当局者迷,别人无论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基本上都是在帮自己补充了一个新的视角,看清了一个新的限制条件或是一个容易掉入的大坑。这会让自己更容易看清楚全局,少走弯路。

无论是给别人提意见还是接受别人的意见都需要一个能包容、换位思考的心态。保持开放的心态,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