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吗?
21是个很有意思的数字,在行为心理学中有个21天效应,说的是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21天培养一个好习惯的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这篇文章是我坚持日更文章的第21篇,从11月1日开始到现在正好21天。那么在坚持21天每天写原创文章之后,我养成日更的习惯了吗?答案是并没有。
每天写800字以上的文章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坚持的事情,我个人认为想把这件事培养成一个习惯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不清楚那些职业作家是靠什么在坚持每天写作的,尤其是像村上村树这样的非灵感派写作者,每天至少都能写上几百上千字,着实让人佩服。
坚持写作的这21天中,我有好几次都不想写了,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要写点什么。我给自己定的规则是:当不知道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就写一篇读书笔记来替代当日的文章。你可以通过历史文章链接看到我在过去的21天里面发布的几篇读书笔记。
在日更计划之前,我感觉有很多的话题要写,也能写好。在日更计划坚持了21天之后,我发现情况完全变了,准备要写且能写出来的话题越来越少。我自己在思考之后,发现我对之前要写的话题思考并不充分也不够深入,不足以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来表达这些思考点,一篇240字的微博就足够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话题太大,自己还没有能力去驾驭。例如我一直想以人生的意义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几次三番尝试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
我把每天写的文章发到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博客中,如你所见这些文章没有几个人看。我写文章的主要目的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梳理一些自己的知识体系,至于阅读量只是副产品并不重要。正是出于这样的写作目的才让我坚持下来,如果是为了阅读量而写作指不定会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
我这里并不是排斥为了阅读量而写作,只是阅读量并不是我当下写作所追求的目标。当下是个信息爆炸、娱乐至上的时代,严肃的写作风格并不会吸引大家的眼球,但它能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帮助到真正需要这些知识的人,而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和真正喜欢做的事。
我自己并不会刻意的去培养一些习惯,我认为不是发自内心想坚持某件事是无法把这件事培养成习惯的,强制培养习惯只用痛苦,不会有欢乐的。高僧说:修炼就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我不是在坚持培养这个习惯,而是在享受这个习惯带给我的感觉!
本文作者:潘德成
发布时间:2018-11-21 11:16:17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1811/98.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