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一本两百多页的小书,不用一个下午就可以读完。作者首先对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下了定义。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浮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展开。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位世界创造太多的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接下来论证了深度工作的意义及价值,最后提出了深度工作的四个准则。其实用大白话来说的话,深度工作就是高专注度的工作,排除一切干扰源,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的一种转台。深度工作和心流体验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在书中也论证了深度工作和心流之间的联系,深度工作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带来的心流体验可以为你带来深度满足感。
深度工作的四个准则:
第一准则工作要深入
在实践深度工作工作之前,首先要选定适合自己的深度哲学,并把它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作者按照深度工作时间的长短把深度哲学分成了四大类,分别是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和新闻记者哲学。禁欲主义哲学是完全摒弃浮浅工作,专注于深度,具体做法就是跑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完全专注于深度工作。双峰哲学是把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时间用于深度追求,其他时间做其他事情。节奏哲学是把时间按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深度和浮浅工作时间,固定的时间段做固定的事情。新闻记者哲学就是随时在深度和浮浅工作之间切换,这种对个人的深度工作能力要求比较高,正常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
第二准则拥抱无聊
人类演化的结果导致我们的大脑,面对一个难题时,会尽可能地避免浪费过多能量。这时大脑会选择节省能量的方式运作,要么让我们分心做其他简单的事情,要么就是围绕这个难题已知部分不断地原地打转。保持专注是如此的困难,分心是如此的容易。我们分心的时候如果没有东西来打发时间,就陷入无聊的困境,这时网络和社交媒体会特别容易入侵我们的时间。这时候做点提升专注力的锻炼就很有必要,例如作者建议做记忆一副扑克牌的练习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当然对于新手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
第三准则远离社交媒体
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把我们的时间拆分的支离破碎,让我们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每天几百次的拿出手机来看,想保持专注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远离社交媒体,对保持专注尤为重要。
所有的活动无论重要与否,都会消耗我们相同的时间和注意力。致力于低效活动,就等同于挪用了本可以用在高效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胡乱点击一些普遍没有价值的数字娱乐信息的时候,其实就挪用了我们读书、思考、写作的时间。
现在的数字媒体会使用精心雕琢的标题和容易理解的内容,辅以数学算法的打磨,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我们的大脑面对这样的对手会非常容易缴械。如果我们想抵御社交媒体对我们时间和精力的诱惑,单纯的抵抗是无效的,必须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分心,保持专注的能力,同时还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让生活质量更高一些。
第四准则摒弃浮浅工作
根据80/20原则,浮浅工作就是用了80%精力和时间才能产生20%效果的工作,我们应该勇于摒弃这些浮浅工作,让自己专注于能产生80%效果的工作上面来。具体做法建议就是对自己一天的所有活动做精准记录,然后对活动进行逐个分析,摒弃一些浮浅工作,释放时间和精力让我们保持专注。
本文作者:潘德成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1811/90.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