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未来》如何创建自适应的管理组织

在读本书之前,我的目标是在书中找到建立自适应、自主创新组织的方法,不过读完之后并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从书中的论述中,我感受到传统的组织形式终将会走向灭亡,所有的组织的修修补补都是徒劳的。一种新型的社群组织将会出现,会替代传统的组织形式,这种新的社群组织更符合人性,且天然具有创新基因。
我有一种感觉,传统的组织体系正在迅速的崩塌,且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个讲究创新的时代,传统的组织体系已经不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拥有现代管理理论的传统组织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将我们带入来物资极大丰富的世界。现代管理理论的标准化、专业化、目标认同、等级制、规划和控制、外部奖励这些原则,让产品可以大规模、流水化作业的方式生产出来。
不过在21世纪,传统的组织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它天然的排斥创新,体系变得僵化。传统组织的未来是社群,社群具有天然的创新基因,更符合人性的生活、工作方式。标准化、流水化的生产线上的工人逐渐会被机器人所代替。举例说明一下,现代管理理论可以大规模生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iPhone,但不能设计出iPhone手机,这里没有必然关系。
现在的管理工具可以让员工更服从、更勤奋,却不能让员工更创新、更忠诚。创建一个自主创新的企业,每个人员工都是创新点,这几乎是所有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梦想。人最有价值的是人的大脑,如果企业雇佣的员工只是使用员工的双手,岂不是最大的浪费。现在的管理工具几乎把员工当作机器人在看待,所以你不要指望机器人成为充满激情的人。在社群制组织的人则全然不同,社群制的组织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创新、更主动,创新和激情的基础是建立在个人与组织使命息息相关上。 Linux就是社群制组织伟大的产物,在这里人们自愿贡献自己的成果,且并没有得到什么物质方面的奖励。
未来,唯一确定是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只有两种结果,一个是主动适应变化,另一个是被淘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柯达没有适应数字电子时代而被淘汰,现在的佳能似乎步入来柯达的后尘。这些企业之所以被淘汰,并不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出了问题、也不是经营者的问题,是环境本身发生的巨变。胶卷、卡带机都变成了过去时,这些产品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环境在变如果死死抱着这些成绩不放,那么企业也会随着这些产品被市场所淘汰。
传统的组织形式创新不足,社群制才是解决之道。可惜的是书中并没有提到社群制的组织如何创建,或许社群制组织不需要创建,它会自主自发的形成,运作的形态也是失控的状态。
我认为社群制度应具有以下特点:
- 社群是松散的,加入和退出非常容易;
- 社群有自己的使命,并靠使命来指导组织的行动,使命消失,社群也就不复存在;
- 社群的运作形态就是失控;
- 社群成员之间的分工是模糊的,更多是靠成员的自主自发工作;
- 社群成员的奖励是精神层面的,且比物质更具有吸引力。
本文作者:潘德成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1811/75.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