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成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发布于2018-11-03

《见识》这本书是我读的吴军博士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浪潮之巅》,第二本是《数学之美》。《见识》是一本书介绍个人精进的书,和前两本不同的是,本书内容是从他“得到”专栏《硅谷来信》中整理而来的。这本书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工作、职场、友情、学习、投资、沟通等内容均有涉及。语言的组织也是平铺直叙,读起来像是一位前辈把他的人生感悟娓娓道来。

因为我不是“得到”专栏《硅谷来信》的订阅用户,所以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人生经验再加上一些案例的写作手法,让全书读起来非常轻松,自然。

下面摘取书中的一些我个人认为不错的人生建议:

  1.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对于那些试图在社会阶层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说,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
  2. 向死而生。当我们想到生命的意义,站在一生的高度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3. 少一些选择,多一些经营。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少一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4. 我们和天才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生理上的差距,而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认识上、见识上、勇气上或方法上。作者认为爱因斯坦和常人有三大不同点。首先善于提出问题;其次善于做白日梦,让大脑不受约束地胡思乱想各种场景,然后从中总结规律,而大部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常常收到教育和周围人思维的束缚;最后,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对自己的观点非常执着,并且愿意为寻找答案花上一辈子的时间。
  5. 不必苛求好运气,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6.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
  7. 阅读不仅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重启了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方式。
  8. 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不要给损友第二次机会,永远不要来往。
  9. “牙刷”式的产品思维。好产品要让用户每天都必须用上几分钟,就如同刷牙一样,久而久之用户就养成了使用该品牌产品的习惯。
  10. 追求百年老店,不如让薪尽火传。
  11. 巴菲特的人生智慧: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永远不要做空股票;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12. 销售的本质就是: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收回来。生意要想持续,就必须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
  13. 做最重要的任务,不做瞎忙的伪工作者。
  14. 10000小时的4个误区:低层次的简单重复;习惯性失败;林黛玉式困境;没有积累效应。
  15. 基层员工抬起头,管理者弯下腰。
  16. 新手演讲者容易犯的三个错误:讲话缺乏对听众的针对性;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更多的内容;哗众取宠,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