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份微博归档
20170615 多视角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效率。人的两只眼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东西,所以看到物体是立体效果的。在没有做过设计产品工作之前,只有使用者一个角度,看问题总是很片面,学习效率也不高。例如在使用新产品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想要的功能和内容,有时候要摸索很久才弄明白怎么回事。自从自己开始设计产品以来,增加了一个设计者视角,双视角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设计者的角度去学习和解决问题效率会高很多。
20170616 做计划到底有没有用,这事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个人的情况。有些人从来不做计划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大多数人做了计划却没有很好的执行,只有少数意志坚定的人能坚持完成计划,达到既定的目标。只有对做的事情感兴趣才能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情,再详细的计划也很难执行下去。所以计划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完成目标不能依赖计划,哪怕再完美的计划也不行。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是关键,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内心不愿做的事情。如果现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不是你喜欢的,那就不要停止寻找的脚步。
20170617 组建团队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公司里面的项目组成员,比赛场上的篮球队都算是团队,都有共同的目标。篮球队的队员在比赛中,会各尽其职,目的就是通过团队的分工协作,最终赢得比赛。如果团队中有成员抱着玩玩看的心态,输赢跟他没关系,那么整个团队的效率会大大降低,甚至还不如没有这个队员的效率高。团队的运作靠的是分工协作,脏活、累活总要有人干,都去抢着做最出彩的活,团队就没有战斗力。目标达成后,从激励团队的角度来看,不能只奖励那些干出彩工作的个人,要奖励整个团队。NBA总冠军是整个球队的荣誉,每个人都有一枚总冠军戒指,板凳球员也有。MVP才是奖励给场上最卖力,表现最好的球员的个人荣誉。
2017061 8一万小时定律到底有没有用?普通人专注于某一领域刻意训练一万小时能否成为专家?在《异类》这本书中,作者提出普通人经过一万小时的训练就可以称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这个提法中弱化了天赋的要素,给了普通人一碗满满的鸡汤。在某一领域增加刻意训练时间,对于提高技能是确定无疑的,没见过那个人不用训练就能提高技能的。对于是否能成为专家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个人认为要想在某些领域成为世界级的专家,努力、天赋、环境等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在短跑领域没有天赋的人,哪怕从开始走路起开始训练,这个人也未必能跑进奥运会的短跑决赛。
20170619创业者要去注意哪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它演变成危机之前就要做好准备。最近有本新书《灰犀牛》出版,作者创造了一个和“黑天鹅”相对应的概念“灰犀牛”。黑天鹅是指只有很低概率会发生,但是影响却非常大的事情。而灰犀牛是指,发生概率高、影响也大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知的。作者认为很多事故会发生,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正视这些问题,害怕事情不能像我们期待的样子发展,所以才一拖再拖。最后,灰犀牛被彻底激怒后,横冲直撞而来,大多数人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处理。金融行业是强监管行业,创业公司要把握好创新尺度,对于商业模式中的问题要积极去面对和处理。例如银监会5月27日发文禁止网贷平台涉及校园贷业务,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有序清退校园网贷业务待还余额;存量校园贷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确定整改完成期限,明确退出时间表。鉴于前段时间现金贷、裸条等信息见诸各大媒体,监管部门介入是必然的,这样一来涉及此类业务的商业模式就存在很大的政策性风险。作为该领域的创业者,应该可以预见到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这次监管风波下没有做好准备的创业公司,就要面临巨大的业务调整风险,这就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把业务的政策性风险拖成了公司的生死存亡风险。
20170620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应该像NBA联盟中球员和球队的关系。我们很多公司喜欢把自己的员工称为XX家人,这其实很不合适。员工表现不好或犯了错误,公司会开除员工,没见过哪个家庭会这么随意的开除家庭成员的。员工和公司之间是雇佣关系,员工出售时间帮公司创造价值,并得到相应的报酬。员工应该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自身价值,争取在人才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售价。这和球员在球队中努力打球,争取在转会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合同是一样的。超级巨星的身价是非常高的,如果球队都是巨星那么球队获得冠军的概率非常高,不过联盟会通过奢侈税来限制这样的行为。创业者不可能刚开始就组建超级团队,这样难度太大,成本也太高。
20170621教母亲使用微信才真正体验到微信交互设计的卓越。微信把人与人沟通的交互逻辑做到了极简,要学会发一条信息给对方,对于一个没有怎么接触过智能手机的人也非常容易。
20170622主题阅读是就某一主题的阅读方式,同一时间会阅读好几本与主题相关的书籍。这个本来在学生时代就应该掌握的技能,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或不熟练。完成大学毕业论文就要用到主题阅读的技能,学生需要就某一课题大量的阅读才能完成论文。例如我们要想弄清楚二战期间美国女性地位的变化。要回答这个问题,仅仅阅读一两本书是肯定不够的,我们要从多角度的视角看问题,尽可能多的阅读相关史料,才可能看清问题的全貌。
20170623怎么做出最优选择:设立标准,然后给你的选项打分。这个做法有个名字,叫90%法则。《精要主义》书里说,当你评估每一个选项时,把最重要的决定标准找出来,然后从0到100,给这个选项打分。如果得分率低于90%,那就自动把评分降为0,并且坚决淘汰它。为什么这么做管用呢?因为一旦你的选择标准太宽,你要选的选项就太多了,就会受到很多干扰。更重要的是,你给选项打分,能让你在做选择的时候更理性,而不是说一时心血来潮,或者受到情绪的支配。
20170624谁来审查算法和模型?现在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服务决策越来越依赖算法和模型。电商平台商品的推荐和定价、新闻平台的新闻推送、打车软件的计价方式等都依赖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和算法。怎么保证这些算法不作恶是一个新课题。如果电商平台根据你的购买记录,分析出你是个购买力较强和价格不敏感型的消费者,之后都给你展示更高的产品价格怎么办?如果新闻客户端别有用心的给你推送影响你判断和决策的新闻怎么办?如果打车软件通过算法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定价怎么办?现在计算机系统算法和模型越来越先进,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谁来监管这些算法,谁来保障公平和我们的权益呢?
20170625刻意练习。很多人打了很多年的篮球,水平一直没有提高,主要原因是一直在自己技能的舒适区打,没有练习新技能和对现有的技能做总结优化。想要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可以把篮球运动分成几个模块,例如运球、突破、投篮、跑位、挡拆等,然后对这些模块的动作大量重复的练习,如果有条件找个教练会更好。 这个道理用在其他方面也可以收效显著。首先是把自己要学习的技能模块化,然后做大量重复的练习,再加上教练的指导,成果卓著。
20170627我们很容易把经验和知识当成现实。例如人们一般会认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升职加薪,很多人认为这是事实。这就是典型的把经验和知识当成现实,努力工作对升职加薪的影响确实非常大,大到很多人把它当成了一种必然结果。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决定你是否会升职加薪,比如老板的心情、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环境,等等。要规避这种认识,就要思考下事情的因果关系,多问问自己行动和结果之间的是否是必然关系。
20170628用户运营三部曲。第一部获取用户,重点关注那些完成产品核心操作动作的用户增长情况。新业务上线之后所有的工作重心都应该放在获取用户上,完成产品核心操作的用户才是产品真正的用户。第二部留住用户,持续不断地给用户带来好处,让他们不用就会有损失。例如,印象笔记让用户免费记笔记,你在印象笔记上记的笔记越多,你就越离不开它。第三部,产生循环效益。有了稳定增长的用户,加上让人用了就停不下来的产品,下一步你就要考虑,这些用户能不能给你的产品带来循环效益。如果产品能形成循环效益链条,这样产品会随着用户量的增加,价值也成倍的增加。例如Pinterest,用它收藏图片的用户越多,它上面的内容越多,用户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图片就越容易。
20170629如何避免瞎忙和提高效率? 专注于目标,把80%的时间用在那只要花20%的时间就能产生80%收益的事情上。
本文作者:潘德成
发布时间:2017-07-03 11:21:39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1707/53.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