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战而胜》以小博大的竞争战略

《不战而胜》这本书是朋友送的,也是朋友极力推荐的书。这次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是第三次读了,倒不是因为书中有多难理解的概念,是因为作者所概述的知识点比较实用,算作复习。书的作者是高建华,《不战而胜》是我读的他的第三本书,另外两本是《笑着离开惠普》和《2.0时代的赢利模式》。高建华在惠普工作了15年,做过市场总监,最后到中国惠普公司决策委员会成员,不可否认对商业模式、营销有一些成熟的理念和相关经验。
作者离开惠普之后就从事咨询、培训相关工作,这本书的写作套路更像是一本拓展版的PPT讲义。本书引用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国企业的国情和现状,再加上作者的见解组成了全书的内容。书中的一些知识点结合案例来讲,简单易懂,比看枯燥的理论书要好些,尤其是企业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方面论述的比较清晰。
本来是想写摘录书中的知识点,发现这类书籍更适合做思维导图,所以改做思维导图,图片下面有大图下载。
文字版如下:
基本概念
- 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要素:利益驱动、优胜劣汰、诚信契约;
- 市场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商品经济、产品经理、服务经济、体验经济;
- 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四个阶段:供不应求阶段、大众化消费阶段、小众化消费阶段、个性化消费阶段;
- 现代营销工作的四个重点:市场细分是前提、产品创新是核心、战略设计是主线、战术监控是关键;
衡量供应商的基本条件:TQRDEC,可以根据这些条件,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做成表格来衡量我们的供应商。
- T 技术:衡量供应商的好坏,首先看他的技术是否先进,是否代表了未来的趋势,企业不能用过期的东西,过期的东西会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 Q 质量:一定要用高品质的原材料;
- R 响应时间:让发货就能发货,如果发货时间太慢,就导致不确定性,最终影响生产;
- D 交货期:每次是否能够按承诺的时间交货;
- E 环保:不能为降低成本而污染环境;
- C 成本:成本低者,分数高。
中国式营销无法走向世界(中国式营销的误区)
- 对营销的理解有偏差;营销是系统工程,单做好某一方面是不够的。
- 重战术、轻战略。缺乏对战略的总体把控,把精力用在了“招”和“术”上。
- 经营超前、管理滞后;经营和管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经营关注的是如何把业务做起来,管理关注的是做业务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更稳健、更持久,管理涉及运营的各个方面。
- 过分单一的营销模式;
- 把用户当上帝来对待;价值的交换的平等的,自己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付出自己的金钱是平等交换的过程;只要自己的产品有独到的价值。
迷路时回归企业经营的原点(成熟的企业要学会归零)4W1H
- 我是谁(Who) 明确企业自身的定位,与其他企业相比有什么特点,不能看其他企业做什么,自己不加思考的就跟风;
- 我要干什么(What)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有理想有追求;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要达到什么境界,只为赚钱的企业是不会持久的;
- 凭什么是我(Why) 任何企业要成功就要有充足的理由,自己有什么特长,优势从何而来?
- 我赚哪一份钱(Where) 企业在整个生物链的位置是什么?我们给整个生物链创造力什么独到的价值和贡献,对上下游企业有什么附加值,我们从哪个地方切入最能体现企业的价值,最容易建立竞争优势;
- 如何才能做到(How) 如何才能达到企业的目标,周密的计划是必备的,不能粗放式的经营和管理。
找到目标市场
- 根据不同的市场参数(人口、社会、经济、地理)将市场进行细分,确保最后细分出来的子市场是可衡量的;
- 市场吸引力判断:市场规模大小、进入难度、成长率、竞争强度、透明度高低、生命周期、平均获利率、市场的经验线特征、学习周期、与本企业优势的相关性;
本文作者:潘德成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1308/33.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