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成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读《低智商社会》发现思考的价值

发布于2012-05-03

思考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思考的能力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是上帝赋予人类的能力,它是人和其他动物分开的主要特征。帕斯卡留给世人一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有思想的苇草。”思考始于怀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丧失怀疑的动力。“碘盐能防辐射”的论调一出,超市里面的碘盐被抢购一空,为什么没有人去质疑呢?归根结底是选择能力和质疑能力下降就会出现跟风现象,这类人成为社会的B层,他们没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只能寄希望与大众的的选择。

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书中所描述的“低智商”现象,虽说是日本的现象,如果把日本换成中国也一样适用,我个人感觉更加适合。生活中,我们总是埋头做很多事,而在做事之后总是不会去思考。无数前辈、大师都说过:“会思考的人才能进步。”阅读此书,主要是想在浮华中找到自己,认清自己,并对自身所做所为进行反思,不被外物限制,追求思想的解脱和相对的自由。

关于读书

“内容简单”“即可见效”之类的书长期霸占畅销书的排行榜,“不用思考就能得到答案”的书逐渐在拉低人们的思考力。不是人们不去思考了,而是这些没有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我们在阅读此类书籍的时候,似乎很容易就明白了书中的内容,不过很快就忘记了。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进入真正的思考,我们只是读懂了别人的逻辑框架,以为自己了解了,其实未必。我们大多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经自己深思熟虑的东西,不会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这个观点看《低智商社会》这本书,虽然没有给出走出低智商社会的答案,通篇都在讲述低智商社会的现象,但它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己慢慢找到问题的答案。

关于网络

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作者列举了如何通过网络来学习的方法,我做了一些提炼,方法如下:

  1. 每周花几个小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在进行搜索,查询,在这其中不能全部浪费在搜索上,最后达到的效果应该是自己能思考,比如说要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哪一部分”、“我是这样想的”,然后把这些内容都添加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去。
  2. 使用RSS系统:每天阅读一定量的资讯、文章,把认为有用的信息添加到信息库中,每周定期整理自己的信息库,来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框架。

网络时代正逐步到来,人们获取知识越来越容易,看一个人学问将不再是知识的多寡,而是思考的深度。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这足以证实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