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
人类是模式化思维的动物,这一观点在心理学领域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人类的动物性也是源于此。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在《我们如何相信》一书中写道:“那些善于发现模式(如逆风的方向不利于狩猎,牛粪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益)的人拥有更多的后代,现在的人类就是这群人的后代”。通过进化的力量,模式化思维方式已经写到了我们人类的基因里面了。
作为一种模式化思维的动物,我们会给看到的、感知到的和想象到的现象和事物一个解释,不管这个解释是否合理。现在的人们,有些时候仍然会屈服于迷信,这就是我们需要给那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一个答案所导致的,即使答案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考,而是通过想象得到的。例如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幸运动作、渔民在出海捕鱼前的祭祀活动等现象。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的态度就是,能够被科学解释的,就用科学解释,不能解释的就交给想象了。
模型是我们认知的底层算法,让自己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思维模型是提高我们认知和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例如,我们都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长乘高,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模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模型计算一张A4纸的面积,也可以计算出一个足球场的面积。这就是模型的威力。
在众多思维模型中,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是集大成者,我个人是该模型的忠实信徒,也是芒格的铁粉。芒格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因为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到处都是钉子。铁锤人思维方式的比喻经常挂在芒格的嘴边,当你手中只有一种工具的时候,你就只能用这种工具来干活。同理,当你只有一种思维模型的时候,你就只能用这个思维模型来思考问题。
所以芒格指出将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多元思维模型框架。只要正确的收集和组织,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据他估计,大概有100种)便能提供一个背景或者框架,就具有了看清生活本质的非凡洞察力。当几个模型联合起来,得到的通常不仅仅是几种模型力量之和。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学习和践行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也在积极总结自己的思维模型,这对我的认知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前几天文章中写的成本思维就是我个人总结的众多思维模型中的一个,参见文章链接:《成本思维:灭霸和基因编辑科学家》。我也会在后面的文章多分享一些思维模型出来,供大伙参考。例如,如何用户生物学的进化思维来指导产品的运营工作,软件工程里面的模块化思维如何指导产品设计等。
本文作者:潘德成
发布时间:2018-12-07 15:16:00
本文链接:https://www.pandecheng.com/articles/201812/110.html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和作者深入探讨一下,请添加作者个人微信,添加请备注“博客读者”